第九十七章 糟香菜(求收藏!求推荐!)-《天字一号顽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林剑松了口气,他倒不是怕得罪人,主要是担心影响之后唐雎跟老爷子学菜,他知道老爷子手里一定掌握着不少传说中的菜谱,要是都能学来,还怕唐雎做不出来?

    别看这小子一张猪腰子脸,人贼着呢,尤其是在厨艺这一道的天赋,不次于拥有了金手指以后的林剑在古玩行当的才华。

    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低主角,但唐雎的厨艺确实值得称道。

    言归正传,老爷子进了厨房再没出来,一头扎进灶台里,足见其对厨艺还是有着相当热情的,只是他没有把爱好变成职业,爱好只是爱好而已。

    今儿的食材不少,除了唐雎点名儿要吃的焖葱,还有不少珍贵食材,而且瞅着架势,是要复原王世襄的拿手菜啊。

    讲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王世襄先生的背景。

    老先生出身仕宦之家,高祖王庆云曾任两广总督、工部尚书,祖父王仁东曾任内阁中书,伯祖王仁堪为清光绪三年状元,是梁启超的老师。

    父亲王继曾担任外交使节,一度做到了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,大清朝灭亡之后在北洋zf担任过国wu院秘书长,那可是牛逼轰轰的大guan了。

    母亲金章是画鱼藻类画家,大舅舅金北楼是当时画界领袖人物,创立了z国画学研究会,可以说正是这种身世背景,为王世襄后来成为“京城第一玩家”打下了基础。

    没点背景想要当顽主,那只能被人看作土豪,绝不会受人尊敬,这一点请参考现在的某些公子。

    总之,正是有了环境的熏陶,才早就了后来的王世襄,老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进厨房,看家厨做菜,这些家厨都是当时的名师,试想一下,要是没有这样的家庭背景,他如何能够接触到最顶尖最正宗的美食?

    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,老先生很小就开始自己上灶做菜。

    他的祖上是榕城望族,别看他是京城出生的,但在家庭的影响下,其口味有很重的八闽省烙印,他拿手菜的烹饪手法也不是传统京菜的做法,而是以闽菜为主、以浙菜淮扬菜为辅。

    从小其父举办家宴的时候,经常请一位居住在京城的名厨陈一泗来家掌勺,陈主攻的菜系就是闽菜,用的也都是闽菜最传统的手法技艺,无疑,对于脑海中一片空白的小孩子来说,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“糟”这种技艺,更是成为王世襄后来拿手名菜的一大特色,比如糟溜鱼片、糟煨茭白、糟煨冬笋、糟蛋海参等等。

    王老认为糟香有别于酒香,做出的菜有特殊的风味,绝不是普通的酒能代替的。

    其实浙菜、淮扬菜、鲁菜都有糟菜的存在,但不如闽菜占得比重大,要知道闽菜的一大特色就是擅用红糟做调料,这和其他地方的糟菜有所区别。

    闽菜中的糟又分煎糟、矼糟、拉糟、醉糟等多种烹调方法,很多闽菜中的传统名菜如醉糟鸡、糟汁汆海蚌都是用糟的手法做出来的。

    也因为糟香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,所以在八闽流传着“糟香思故乡”这样一句俗语。

    这种情思自然也在王家的祖辈中存在,进而影响到王世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