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得,还没怎么着呢就把人给恨上了。 林剑也是冤枉的很,对树发誓,他那话真没有怼人的意思,实话实说而已,冷不丁告诉他要找一蒜头瓶,还得是能镇得住场面的,让他上哪找去? 他店里倒是有很多瓷器,但蒜头瓶,这种造型的还真不多见。 反正他店里是肯定没有的,这一点他心里有数。 不过办法是人想出来的,他店里没有,不代表不可以出去找,反正还有时间。 当然,他之所以能这么轻松,还不是因为事不关己,看在刘援朝老爷子的面儿上,他肯定会尽心去帮这个忙,可话又说回来了,就算真的没找到,他只能说一句遗憾,这又不是强求的事情。 再者说,一个代理的名头而已,就算找不到也不耽误刘玉婷坐在经理的位置上,只不过晚一些摘掉‘代理’称号而已,好事多磨嘛。 这么一想他还着什么急? 要是没有宣传册上的剪影,他倒是可以把元青花船型水注‘贡献’出去,反正他也准备拿去送拍。 不过有了剪影,这事就不好办了,条件限定的太死。 琢磨了半天,决定先安抚一下这个暴躁的‘老女人’,“那个,要不这样,我发动朋友在圈里问问,看谁家里有蒜头瓶,实在不行借来用用,到时候安排个托儿自己拍回去呗,不过先说好,佣金你们就别抽了。” 刘玉婷闻言,也知道这是个下下签,但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这么办了,咬咬牙道,“行,只要能找到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 她也不想自己跳槽回来就遇到开门黑。 林剑不知道她怎么想,自顾自的说道,“最好还是我们自己找到一只,最近几天我也出去转转,碰碰运气,运气好捡个漏儿回来,你的问题迎刃而解,我也能赚一笔,两全其美~” 当然这个办法最好,可谁都知道,两全其美这种事有多难得! “对了,你们之前准备压轴的那个蒜头瓶是什么情况?” 一想到这茬刘玉婷的脸就黑了几分,原本就很英气的长相,黑着脸的时候还真有几分可怕。 “那是一只柴窑款天青釉双耳蒜头瓶~” “什么?柴窑款?”林剑大惊失色,柴窑是五代周显德初年所烧,出自当时的北地豫省商都,那里本来就适合做陶器,又因为当时世宗姓柴,故名柴窑,当时也称御窑,从宋朝开始便叫柴窑。 柴窑之瓷青如天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,滋润细媚有细纹,制精色异,为古来诸窑之冠,柴窑诸多传说和记载都离不开格古要论里这句:柴窑最贵,世不一见! 仅仅这一句话,便道出了柴窑之传奇。 原本华夏古代的五大窑,柴窑居首,只是始终未见其窑址,才用钧窑代替,如果真的是传奇的柴窑瓷器出世,怎么可能没有消息流出? 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柴窑,要么是明清时期仿的,要么是近现代某位大师仿的,真正的柴窑瓷器,真的是死都见不到一面。 即便如此,林剑还是抱着一丝丝希望问了句,“有图片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