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谋定西梁-《大隋:我,杨广,又苟又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帝给杨丽华的赏赐,他们兄弟几人加起来都赶不上,外加杨丽华自己眼光独到,早早的买下大兴城的大把土地,伴随着大隋越来越兴旺,大兴城的土地价格水涨船高,她每日就在家中躺着也能赚下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财富。

    复制黏贴,在洛阳城和江陵城也是这么做的,同样赚的越来越多,所以就算杨丽华不开心就砸古董,名贵瓷器,但是根本砸不完。

    这次和谈,西梁国丧期间,各大宫城肯定不能用了,最后反倒是杨丽华说,她有宅子,所以在她名下众多的宅子中选择了最大的这座,宛如行宫一般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宅子,她寻常却是空着的,住不过来了。

    当然杨丽华可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让免费用,而是这次的和谈事关重大,这要是在这个宅子内和谈成功,南陈向大隋投降,作为统一中原的和谈地,这地方以后可得是多少文人雅士们神往的地方,这无形中得涨多少钱呀。

    大隋的使团就在这里住下等待南陈使团的抵达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高颎就起身来到了宅子门口,眼看着要出门,元岩正好见到了他。

    “司徒公,这是去往何处?”

    高颎淡淡一笑:“南陈使团尚未抵达,在宅子内也无其他的事情,出去走走。”

    “司徒公,下臣也想出去走走可否同行。”

    高颎有些尴尬,但是也没拒绝,最后出发的时候发现几乎整个使团的人都来了。

    “我们这一行二十来人一起出去,是否太过招摇了?”

    “去看看西梁银行的总部吧,西梁的根基所在,只是看看应当无妨。”

    派人去通知了萧玚,然后一行人就向着西梁银行走去。

    “司徒公,不知道您对于西梁银行可否了解?”

    “稍有了解,元长史你对西梁银行感兴趣?”

    元岩边走边走:“西梁银行在各地有分行,其开具的汇票现在甚至有了流通钱币的功能,我听闻许多人都在其中存了钱,甚至南陈的诸位大臣们在其中存了不少钱,大隋的臣子们也是的。”

    听着元岩意有所指的话语,高颎只是一笑:“将钱存到钱庄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不是做什么错事,至于存到哪里,那是个人的事情,不便多管。”

    短短两句对白元岩就明白,微笑着退下来到了蜀王的身边。

    “殿下,您对这个西梁银行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钱庄行当,现在做的大了,存钱的人多,这钱庄内怕是钱财不少吧。”

    元岩明白杨秀对于西梁钱庄的认识不足,就从头到尾和他说了这钱庄其实也是当年杨广创办的:“殿下,虽然臣不知现在西梁钱庄的到底有多少钱,但是臣知道大隋的许多贵族门阀,朝臣大元都将钱存了一部分到西梁银行中来,而西梁银行地底下存着难以计量的黄金来保障这些年的支兑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只做了一件事情,承诺永久承认西梁的中立地位,立为国策,所以相比起来西梁就是最安全的地方,有钱人的钱财最怕的就是不安全,安全二字让众人就算是没什么利息也愿意存钱到西梁银行来,短短的几年所吸纳的金银怕是都要堆成山了。”

    杨秀并不是那么在乎钱的人:“哼,金银之物,拿得到它也得守住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,若非天下大乱,他一定守的住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如此笃定?西梁不管弹丸之地,军队人数也不多。”

    元岩解答:“西梁在在大隋和南陈之间,陛下承诺承认西梁中立地位,只要西梁不要自己作死大隋就不会如何它,至于南陈,那么多南陈的贵族都将钱存在了西梁之中,南陈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也不会容许自己的财产有失,况且真要打起来了,大隋的贵族们肯定死命护着西梁。”

    “方才臣和高颎闲聊了两句,他应该也存了钱在西梁银行,至于多少就不清楚了,也难怪高颎也支持西梁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杨秀有些吃惊了:“这么说来的话,几乎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都会力保西梁。”

    “不仅如此,殿下您想想,西梁是萧家的,萧家是太子妃的娘家,这西梁银行又是太子创办的,其实等同于太子的,现在风调雨顺自然没什么,真的到什么时候掀桌子了,所有的规则都不管不顾了,太子的手上握着西梁银行囤积下来的金银,您说如何?”
    第(2/3)页